对於股票投资,我一向的主张是:不了解,就不买。
要了解一家上市公司,惟一的方法,是勤做功课。
勤做功课,就是勤於阅读资料,而最重要的资料,就是公司发表的文告,每季财报和常年报告书。
这些文告、季报和年报,是研究上市公司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素材。
股市中常常会流传一些上市公司的谣言和似是而非的评论,误导投资者,使他们作出错误的判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失去难得的投资机会。
提升对上市公司的认识要破除这类困惑,最可靠的方法,是勤读公司的文告、季报和年报。
不读文告,季报和年报的股友,最易沦为投机者,成为股市的牺牲者。
所以,要在股市长期生存,要通过股票投资这条管道,累积财富,一定要不断的提升对上市公司的认识。
而勤於阅读文告、季报和年报是最佳途径,也是“基本功”。
当我劝告股友多读文告、季报和年报时,他们通常都提出三个“无法做到”的理由:
(第一)看不懂。
看不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英文程度不够,因为所有的文告、季报和年报都是以英文书写的,没有相当英文水准是看
不懂的,在这方面,受华文教育的人较为吃亏,那是无可奈何的。
其次是没有足够的知识以了解文告、季报和年报的内容。
投资者必须对财经术语,有正确的认识,对会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各行各业有基本的认识,否则,是不大容易对公司的
文告、季报和年报,有透澈的了解。
(第二)资料难找。
在五年前,资料的确难找,但由五年前开始,股票交易所电脑化之后,这个问题已获得解决。
投资者只要进入交易所的网站www。bursamalaysia。com,就可以读到上市公司所发布的所有文告、季报和年报,而且是完全免费的。
这些资讯长期储存在电脑中,你在什么时候阅读都可以,你要查阅数年前的文告内容,随时都可以找得到,非1憷?
(第三)是没有时间做功课。
我觉得这是一个最不能成立的藉口。
是的,大多数的人都为生活而奔波,少有空闲时间,但是只要你有心学习,总有办法在忙碌的生活中,“挤”出一点时间来做功课,只要持之以恒,就能通过长期的努力,累积足够的投资知识。
严肃看待股票投资我在报界工作三十年,由记者到总编辑,生活一向忙碌,但我仍能利用业余的时间,读了数以百计的有关股票投资理论的著作,不少著作,厚达数百页,我不但读完,而且还做了笔记。
我也读完所有上市公司的文告、季报和年报,从未间断。
我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数十年来,几乎从来不看电视、电影,也很少逛游或作无谓的应酬,我把所有业余的时间都用在阅读投资书籍、公司资料,四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所以,有没有时间做功课,在于你对时间的分配和你要优先做的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你对股票投资是否有一份执着,有一份狂热?如果有的话,你自然会“挤”出时间,自然会尽量利用空隙时间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来阅读这方面的书籍,这方面的资讯。
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时间只是一个藉口。
任何一个行业,或职业都有其窍门,惟有长期浸淫其中,不断思考,不断求进步的人,才有可能对他所从事的行业或职业,有澈底的了解,其中的一些细节,往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外行人不易领悟。
股票投资亦如此,除非你认真做功课,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它,否则你不可能登堂入室。
这是一门学问,一门深奥的学问,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非夸夸之言者可以掌握,可以窥其堂奥的。
除非你肯做功课,否则,你永远只是个投机者。
投机者必败!
思之,思之!
慎之,慎之!
当我在40年前,开始认真研究股票时,我所面对的最大难题,是资料难找。
研究股票的最基本资料,就是上市公司所发表的文告和常年报告书(年报)。
在开始阶段,我是向股票经纪行借年报,或是向朋友索取。
投资股票的朋友在收到年报后,从来不看,所以很乐意送给我。
我也曾直接写信向上市公司索取年报,但回应寥寥无几。
我这样零星地收集年报约3年,直到1968年左右,才取得突破。
我发现,只要每年付给大马股票交易所1200令吉,该所可以提供给我所有上市公司的所有文告和年报。
原来所有上市公司,必须提供一定数量的文告和年报给交易所,交易所除了分发给会员经纪行之外,也接受其他人士或机构的“订购”。
据我所知,订户几乎全部是公司、银行或投资机构。
个人“订户”少之又少,而我是这少数个人订户之一,而且是订阅最久的一个。
我由1968年左右成为订户,直到2002年股票交易所电脑化后,停止接受“订户”为止,前后35年,从未中断。
在这35年中,最初的10年,每年订费为1200令吉,第二个10年,每年增至2400令吉,最后的15年,每年再增至3600令吉。我都照付不误。
计算一下,这35年的订费,总数约9万令吉。
在订阅初期,我在怡保当记者,月薪三百多令吉,全年收入约4000令吉;花1200令吉订阅年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我愿意付出这个代价,还把业馀全部时间,花在阅读投资书籍和公司年报上,因为我下了决心,要在这个领域登峰造极。
股票交易所在交易厅内的墙壁上,装设了数十个邮箱,交易所的职员,一收到上市公司交来的文告或年报,就把其中一部分
塞进每个邮箱,该所交给每个订户一把锁匙,由订户自己去收取。
交易所设在吉隆坡,而我这个订户则在怡保,不能亲自去拿,该所就作出安排,以包裹的方式,定期把文告和年报邮寄至怡保给我。
后来我到吉隆坡南洋商报总社担任经济组主任,才亲自去拿。
在成功机构担任高级总经理时,则由司机代劳。
我收到文告和年报之后,当天就把所有文告和年报读完,40年如一日,已成习惯,目前仍保持。
视为至宝
读文告和年报,已成为我的生活的一部份。
读完以后,我把没有参考价值的文告丢掉,有参考价值的保存起来,按英文字母的次序收藏。
至于年报,我视为至宝,每本都珍藏,而且有详细的纪录,如果发现有遗漏,就打电话给交易所,要求补给,该所也照补。
如果没有股票交易所的这项订阅年报制度,我是不可能做到完整收集所有上市公司年报长达35年,而被“大马纪录大全”,列为大马个人收集年报最多的人。
35年所收集的年报,超过一万本,每一本都读过。
我把屋子楼下的卧室,改为资料室,四壁建开放式书架,由地板至天花板,但仍无法容纳年年增加的年报,但又不舍得丢弃,只好抽出最旧的,放在储物室中。
我在1968年开始订阅年报时,上市公司只有约二百五十家,多数是种植股和锡矿股,现在已增至1000家了。
5年前,股票交易所电脑化,不再接受订阅年报,我收集年报的努力从此划上句号。
但我阅读文告和年报的兴趣不但没有停止,而且越来越浓厚,因为在退休以后,有更多的阅读时间。
对我来说,读年报比读武侠小说更有兴趣,因为企业千变万化,每天都有新的发展。
从交易所的网站上读公司的文告和年报,的确方便,但读久了,老眼昏花,倍感吃力。
所以,我还是喜欢印刷出来的年报。
年报年报我爱你!
事后发现,当天被救回的,不止十人。被暗流冲走的事,显然常常发生,故潜水区监管处早有准备,而且有人紧盯弄潮儿。
此事使我以后对深海,有更深的恐惧感。
去年,我去澳洲昆斯兰极北端的小镇凯恩斯市(CAIRNS)跟我在该市医院当顾问麻醉师的儿子,小住10天。
凯恩斯是看大堡礁的最佳地点。
大堡礁是世界7大奇观之一,由黄金海岸延伸至昆斯兰极北,长2千多公里,全是璀灿的珊瑚礁。
除了跟儿子小聚,欣赏大堡礁是此行的目的之一。
我乘坐水翼船,出海1小时,到达潜水观赏珊瑚的地点。全船约百人,纷纷换上包裹全身的胶衣,入海看珊瑚。
我没受过潜水训练,只好用通气管潜泳。当我伏在海面上,寻找海底的珊瑚时,刁曼岛遇险的往事,在潜意识中突然浮升,
恐惧控制了我。可能也是受水翼船颠簸激烈的影响,我竟开始呕吐,咬在口中的通气管似乎不能操作。我呼吸困难,而且开始头晕。
我意识到危险,立刻倾全力游回水翼船,在船上看整百人载浮载沉,欣赏珊瑚。
我是唯一看不到珊瑚礁的游客。
今生恐怕也没机会见到大堡礁。
因为对深海有恐惧感,使我无缘目睹此世界奇观。
股市犹如海洋深不可测
对我来说,股市就是深不可测的海洋。称股市为“股海”实在非常贴切。
就好像我对深海有恐惧感一样,对股海,我总是怀着警惕心。
深海有大白鲨,股海中有比大白鲨更凶猛的巨鳄。
这些巨鳄隐藏在股海深处,在海中游泳的散户,根本无法看到他们的真面目。
巨鳄行动隐秘,你根本不知道他们的诡计,也不知道他们何时出击,以何种方式出击。
所以,散户总是死得不明不白。
“欺山莫欺海”,因为海深不可测,海的深处可能有怪物。
在股海中,如果你自视过高,以为可以战胜股市,道行高过炒家的话,你迟早会葬身于鳄鱼口。
投机跟在海洋中游泳没有两样--随时会被暗流冲走。
投机者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焉能幸存?
在股海中唯一长期生存之道,就是不参与“投机”这种玩命的游戏。
你不跳进海中,就不会被暗流冲走。
养成反向思维的习惯,在股市低沉时,买进五星级股票,长期坚守,是股市赚钱的最好方法。
坚守此法,你不会“惊魂”。
现在人人恐惧,许多股票价值被低估,是买进的时候了。
最近阅报,得悉中国副总理吴仪退休了,而且是“裸退”。
“裸退”就是退休后,不再担任任何职位。吴仪要大家忘记她,是“裸退”得够酷。这则新闻,使我想起了十多年前的一宗往事。
一宗使我毕生难忘的往事。
毕生难忘是因为此宗往事有其特殊性。第一是它涉及两个特殊人物--吴仪和龙永图,第二是我几乎葬身深海。
几乎葬身深海
话说我在南洋商报工作了30年,于1994年退休后,受聘为成功机构(BjCorp,3395,主板贸服股)的高级总经理。
主要的职责,是在中国、越南、缅甸、菲律宾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寻找投资机会,主要是房地产开发。
重点是中国。
而在中国的重点,是负责谈判北京菜市口一段土地的开发条件。
谈判的重点是地价及田房拆迁问题。
1995年,吴仪是中国商业部长,她率团访问大马,而随行的要员之一,就是后来领导中国代表团,谈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细节的龙永图。
成功机构当时积极开发中国的业务,参观成功机构总部是吴仪访马行程中的项目之一。
由于我是中国业务负责人之一,我被指派接待吴仪一行人。
吴仪在成功机构总部聆听汇报后,乘坐直升机,飞往刁曼岛休息一天。
当晚有一个隆重的接待酒会。
次日上午,乘游艇出海,前往潜水的深海,距离刁曼岛约有半小时的海程。
抵达潜水区后,中国代表团一些成员和成功机构的一些高级职员,包括我在内,纷纷换了泳装,下海游泳。
吴仪和成功机构主席丹斯里陈志远则在游艇上品茗。
这是刁曼岛海水最清洁的海域,当时风和日丽,波涛不兴。
我有40多年的游泳经验,在怡保游泳俱乐部受过正规的游泳训练,每天游泳,是我保持健康的日课。
因此,我信心十足的跳进海中,一展身手。一路来,我的游泳局限于游泳池和海边浅水处,这是我第一次进入深海。
我用自由式和蛙式,游得不亦乐乎。
只过了15分钟,我的愉快转为恐慌。
原来海中暗流,已在不知不觉中,把我漂向远方,距离游艇,越来越远。
我努力回游,但没有用,在大自然中,人像微尘般渺小,只能随着大自然的力量漂荡,此身根本不能自主。
我越漂越远,恐慌升级为恐惧。
也许是受电影“大白鲨”,以及文学作品中深海有怪物的描写的影响,我对那深蓝色的,深不可测的海水,本来就有恐惧
感,如今被暗流冲向远方,那种感觉,只能用“魂飞魄散”来形容。
若不是潜水区的一艘快艇赶到,抛下一只尼龙索击着的救生圈,让我抓紧,拖回游艇,否则我今天恐怕就没命写“分享集”了。
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定期定量投资于五星级股票。请你在开始工作那年起你在每年生日那天,为自己买进1千股五星级股票,年年如此,累积至退休时,极有可能已是百万富翁。
如果你在孩子出世时起,每年他生日那天,买进1千股五星级股票,你多数不必负担他的大学教育费。
请坚持以下几点:
(1)只买五星级股票(请参阅12月3日“锁定五星级股票”)。
(2)只要公司盈利持续上升,就不卖。
(3)把股息重新投资在派息公司的股票,可以加速复利增长率。
(4)绝不投机。
尽管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不同,做生意的手法也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靠长期持有公司的股票而累积了庞大的财富。
他们所持的股票,以复利的方式增长,经过了20、30、40年,增值数百倍。
他们的身家,就这样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把他们推上了大马富豪榜。
如果他们在股价上涨5倍、10倍以后就把股票卖掉,他们绝对无法挤身于富豪之林。
以云顶(Genting,3182,主板贸服股)为例。
假如你在1971年云顶上市时,以每股2令吉买进1千股,30多年来,不管股价起得多高,你都没有脱售,经过红股与股票拆细后,原来的1千股,现在变成了约35万股。以目前的股价,价值250万令吉左右。
云顶在1989年时将部份名胜世界(Resorts,4715,主板贸服股)的股票分发给股东,然后让名胜世界上市。
假如把云顶分发给股东的名胜世界股票,以及云顶和名胜世界历年所派发的股息计算在内的话,当初以2千令吉买进的1千股,现在估计价值500万令吉。
假如小股东也好像已故丹斯里林梧桐那样,把云顶股票锁在保险箱中,一股也不卖,30多年后的今天,那些买进几千股的小股东,个个都是千万富翁。
难怪一名老律师对我说:他在云顶上市时买进1万股,赚了10倍利润时就卖掉,当时还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很聪明。
今天当他回顾自己的投资时,他才发现这是他一生中所作的最大错误决定,如果他收藏这批云顶至今,他的身家直逼5千万令吉,他可以提早10年退休。一般人总认为,只在富人才有机会在股市赚大钱。
如果是这样的话,工薪阶级就没有机会升级为富人了。实际的情况是,大部份富人都不是来自富裕家庭。40个富豪榜中人,大部份年轻时都不富有。是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像他们的际遇,成就他们这么庞大的事业。
我们其实也不必像他们那么富有,作为工薪阶级,在退休时手头有一、二百万令吉,晚年就可以过得很写意。若善于投资,这是大部份中等收入的工薪阶级都可以做到的。
这个冷眼先生这期还是严重的强调要长期拥有基本面好的股票。。我就听你话买了你推荐的CEPAT。。我就HOLD到公司变质。。不然打死不放手。。看看你说的会准吗
大部份股票投资者,都有一种错误的想法:那就是在股市中不断地把股票买来卖出,赚取价差,是最好的赚钱法。
实际上,这样做,能赚大钱的人并不多。
虽然没有人做过研究,也无法以数字加以证实,但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通过这种投资方法发达的人,绝无仅有。
那些真正赚大钱的,几乎都不是活跃于股市的投资者。
他们几乎从来没有脱售过他们的股票。
不信的话,请你们看看马来西亚最富有的40个人中,有那一个是不断地将他们所持有的股票,买来卖去,而赚到他们今天的庞大财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然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财富永远在远方,可望而不可即。
最简单和最好的道理,往往最容易被人忽略。
大家在寻觅到精疲力竭后,突然发现,最好的股票赚钱法,并非那种不断地寻找消息、不断地抢进杀出的作法,而是买进好股后就长期收藏的投资法。
做别的行业,也许你做得越多,赚得越多。
你的收获,跟你的付出成正比例。
股票投资则刚好相反,你的动作越多,买卖越活跃,你的收获反而越少。
那些赚得最多的,绝对不是那些整天买进卖出的投机者,反而是那些选择好股后,就长期收藏,不动如山的投资者。
有一句福建话“莺莺美黛子”就是“闲闲无事做”的意思。
“莺莺美黛子”才是股票投资的绝顶高手。
我在年轻时,“上穷碧落下黄泉”,寻访股市老将,阅读大师投资典籍,以寻找股票投资秘诀。
“众里寻他千百度”,始终不见秘诀的芳踪。上了年纪,“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股票投资秘诀就藏在“莺莺美黛子”身上。“莺莺美黛子”才是股票投资的最高境界。
冷眼叔叔这期竟然把股票和文学搞在一起。。。Anyway我还是买了你推荐的"好股"CEPAT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宋朝词坛祭酒辛弃疾的一首词中的名句。
我们无从知道,词中的“那人”是谁?
也许是他的梦中情人吧。
也许是他曾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惊鸿一瞥地见过她一面,过后就无缘再见“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她了。
惟有在元宵节闹花灯时,她才会获准到街上来赏花灯。
辛弃疾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见她一面的唯一机会。
“众里寻他千百度”,他在万头攒动的人群中(众里),寻找伊人,他张望了一百次、一千次(寻他千百度,“度”就是“次”)。始终不见伊人的倩影。
夜已深沉,花灯及油已快烧尽,灯光已将残(阑珊),正当他感到无限失落时,他不经意地回头一望(蓦然回首),他日思夜想的那个人,豁然就站在那将熄未熄的灯光下(灯火阑珊处)。
他的震撼,可想而知。
股市中人,都好像辛弃疾在人群中寻找他的意中人那样,不断地在群股中“寻他千百度”,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明星股”。
大部份人心目中的“明星股”,并非那些基本面强稳的好股,而是那些有人炒作,涨得最快、涨幅最大的“消息股”。
这类股票可以使他们达到快速致富的“宏愿”。
至于这类股票是不是好股,他们没有兴趣知道。
他们唯一感兴趣的,是股价会不会起。
对他们来说,只要会起的,就是好股。
所以,他们只对有人炒作的股票有兴趣,没人炒作的股票,无论怎样好,他们也不感兴趣。
于是,他们不断的在股市中寻找消息股。根据消息不断买进卖出,乐此不疲。
他们从来没有去想过,在1千家上市公司中,有人炒作的不过三、五家,“猜”中的机遇率,跟中千字票不相上下。
猜不到,只好靠“贴士”。
没有一个炒家会在炒作之前,把消息透露出去。
因为他没有帮助你赚钱的理由,也没有帮助你赚钱的义务。
所以,当消息传到散户耳中时,炒作往往已近尾声。
散户进场抢购时,可能就是炒家“出货”的时候。
就这样,散户一次又一次上当,一次又一次重创。
他们像永远在路上的旅人,不断的在赶路,却始终无法达到“财富”的目的地。
讲就容易。。。做就难了。。
慢的意境
仓促行事考虑不周往往只会见期好不见其坏不客观的态度+不完整的资料=错误的判断
慢,可以让你更清醒,在适当的时机买入卖出,通常熊市都会持续一段不短的时间,低价高值股偏地可是都不多人买
800-900点不买都等1200才追本末倒置阿SUPPOSELY在1200卖800点买的。目前的全世界股市“横尸片野”,机会应该
不远了。。
稳
巴菲特的“不损失”的高招,就如打仗一样要探清楚敌军的虚实,一步一脚印,不打没把握的仗。轻率出击将王兵损智
者不为也。那些喜欢每次全力进攻的将领你认为可以活过多少次的厮杀?一次的失利也许就把99次的胜利化为零
机会永远存在,只看你有没有机会看到它,如果没了本钱有机会也便没机会了。不亏钱也是赚钱的方法之一
忍
忍?对就是它
买进之前忍人所不能忍才能低价买进
卖出之前忍人所不能忍才能高价卖出
买进之后忍人所不能忍才能长期获大利
股坛里有多少短线高手?至少我不是
买股是买公司的将来业务,计划,发展都需要时间
故“忍”有百益而无一害
故快不如慢,狠不如稳,准不如忍看似笨拙实属高明
出手快如闪电,是为“快”,
一招夺命,是为“狠”。,
一击中的,是为“准”。
武林高手臻于快,狠、准的化境,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成为武林至尊。
曾读过一本叫《快、狠、准》的书,作者把这三招应用到投资上。
他说,无论是外汇市场、期货或股市,要成功,一定行动要快,出手要狠,看法要准。
把这三招应用到股票投资上,胜算有多高?
养成反向思维
“快”者,买和卖都比别人快一步。
别人未买你先买,买价比别人低,是为“低买”。
别人未卖你先卖,卖价比别人高,是为“高卖”。
“低买高卖”,财源自然滚滚而来。
然而,要买得比别人低,卖得比别人高,必须洞悉先机,散户有这种本领吗?
要低买高卖,必须养成反向思维的习惯,股市中人,99%是跟在群众后面的“顺”民,“顺民”多数是别人买了以后才敢买,
别人卖了以后才甘愿卖,不是“低买高卖”,而是“高买低卖”,如何能赚钱?
参与股市者,少说也有百万人,个个都想比别人快一步,你有胜过别人的条件吗?
故要靠“快”赚钱,知易行难。
“狠”者,是机会一出现,就全力以赴,一掷百万,绝不手软,不成功,便成仁,是“狠”得够酷。
股市不按牌理
然而股市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你认为股市会起,它偏偏大跌,你认为一家公司前途亮丽,偏偏冒出一盘假账。
如果你信心爆棚,孤注一掷的话,破产在等着你。
要在股市长期生存,“狠”不得。
“准”者,臆测屡中也。
百发百中,是为“准”。
如果能做到箭无虚发的话,则既“快”且“狠”,必然可能暴富。
问题是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所发生的事,都可能影响股市,你永远不知道在地球的另一边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预测怎能
“准”?
上市公司内幕重重,身为局外人的散户,都是后知后觉者,如何能准确预测公司的业绩?
既然对股市和对公司的预测变数多如牛毛,如何能“准”?
在看不准的情况下,行动快如闪电,买卖胆大包天,等于自杀。
剑客难免剑下亡。
欲以“快、狠、准”纵横股市,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一次失准,永无翻身之日。
慎之,慎之!
做人,要有情有义。
尤其是跟你同患共难的伙伴及跟你出生入死的战友,一定要同甘共苦。
但是,这个做人的原则,切勿应用到股票投资上。
对股票,一定要炼就一副铁石心肠,不但要无情,而且要无义。
三种情愫
我们常常听到“不要与股票发生感情”之类的话,但不是每一个人都了解此言之深义。
实际的意义,就是“对股票,要无情。”
股友对股票,可以生出三种情愫:
第一种:一见钟情
对股票一见钟情,就好像一对一见钟情的男女,眼中只见其优点,不见其弱点,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
第二种:日久生情
对长期收藏的股票,发生感情,即使公司业务走向亏损,也不捨得脱售。
他会找出种种理由来支持他不卖的决定。结果是亏损越来越严重,最后一无所有。
第三种是意乱情迷。
“意乱”就是心乱如麻,“情迷”就是情绪迷惘,不知何去何从。
在这种情况下,思路焉得清晰?
思路不清,如何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无法作出判断的人,多数没有主见,这种人最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在股市屡次上当的,都是这种人。
凡是对股票一见钟情,或是日久生情,或是意乱情迷,最后都是身陷情网,为情所害。
所以,对股票,一定要“无情”。
那么,何以对股票,还要“无义”呢?
小股东以血汗钱买股票,就是购买公司的股份。
购买公司的股份,其实就是提供免息的资金给公司。
一厢情愿
他希望与大股东同甘共苦,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作为公司掌舵人的大股东,十之八九都以本身的利益为大前提,能为股东全体利益着想的并不多。
散户只是搭客,大股东才是司机。
汽车要驶向何方,完全掌握在司机手中,搭客无法置喙。
公司即使蒙受严重亏损,掌舵人照领高薪,小股东一无所得。
既然大股东不能与小股东“共苦”,小股东又何必与大股东“同甘”呢?
所以,当汽车抛锚时,作为搭客的小股东一定要马上下车,切勿枯坐车中,浪费时间。
跟股票发生感情,即使公司走向破产,仍不捨得脱售,就好像眼见铁坦尼号已快沉没了,仍不肯上救生艇,愚不可及。
所以,对所投资的公司,小股东要“有福同享,有难不同当”。
这样做,有点残酷,却是小股东和散户生存之道。
记住,对人不可无情。对股票不可有情。
股市的投资者,很明显的分为两个阵营。
一个阵营是由组织严密,财力雄厚的投资机构组成,他们就是“大户”。
另一个阵营是由财力薄弱的一般股友组成,他们就是“散户”。
在股市中,他们不是对立,而是共存的。
股市犹如一座宝藏
股市好比是一座宝藏,大户和散户,好比是两支队伍,同时出发去寻宝。到底是谁捷足先登?
现在让我们看看谁占优势:
投资机构包括单位信托、资产管理公司、外围投资基金、公积金局、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及专业投资人等等。
这些机构的特点是:
⑴拥有雄厚的财力。可以大量买进,甚至长期有计划地搜购。往往在股价跌至低点时,仍有能力乘低吸购,以降低平均投资成本。
成本低,自然较易赚钱。
⑵聘用专才管理投资组合。这些人才不但有高学历,而且经验丰富,在买进之前,对购买对象作有系统及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认识深入,胜算自然较高。
资讯充足快捷
⑶资讯充足及快捷。全面搜集世界、国家、行业及个别公司的资料,并且不断地跟进,以了解最新的发展,作为投资参考。
⑷由于财雄势大,他们也受到上市公司领导人的重视。通常他们在大量买进之前,都会见公司的领导人及参观公司的设施,实地了解公司,获取第一手资料。这样,自然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减少投资失误。
散户则刚好相反:
⑴资金有限,而且往往在高价时把钱全部投进去,到股市跌至低点时再也没能力买进,结果是投资成本奇高。
成本高,不但难赚钱,而且即使有赚,也属有限。
⑵投资知识贫乏,对所买股票不甚了解,甚至一无所知。往往只听到一些传言,就冲动去买进,结果抱满了垃圾股,胜算自然较低。
⑶对于世界、国家、行业及个别公司的资讯,永远是后知后觉,或是根本不理不睬,不知己亦不知彼,如何能打胜仗?
⑷散户由于所持股数有限,通常都没有机会会见公司的领导人,很难获取第一手资料。
对比之下,谁先寻到宝藏,一目了然。
是的,股市的钱,大部分是由投资机构赚去。散户所得,只是一些残羹剩肴。
更糟糕的是,散户甚至连残羹剩肴也捞不到。
散户倾向投机
由于财力有限、知识贫乏、资讯不足、后知后觉,大部分散户倾向投机。
长期投机,有如长赌,长赌必输。
所以,能在股市赚钱的散户寥寥无几。
散户如要在股市突围,较可靠的途径是:
⑴学习投资机构那样,在买进之前,做足功课。不买你不了解的公司的股票。
⑵如果你不懂得或是没有时间做功课,一个可行的方法是选定一批“五星级股票”。当股市逆转时,从中选购几个。
⑶贴身跟踪公司的进展。只要公司盈利继续增长,就紧握不放,放长线钓大鱼。
若公司转盈为亏,立刻溜之大吉,切勿留恋。
⑷永不投机。
如能做到上述四点,你也可以找到宝藏。
股市中人,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习惯”。
比如,当一个日子到来,或是某件事情发生之前,他们总是在纷纷猜测:股市会不会来一轮涨潮?
例如新年到来之前的半个月,有不少人进场买股,希望新年涨潮的出现,赚一笔快钱。
报章照例也出现应景文章,预测股市在新年期间的动向。
股市预测理由牵强
至于为什么股市在新年前会上涨?始终没有人说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只有一个理由,虽然也还是相当牵强,但仍算合理。那就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有不少是把股票押给银行,借钱认购股票。
如果在年终结账时,股价跌得太低,股票的抵押价值不够,银行会逼他们填补不足之额,他们与其去筹款来填补,倒不如把股价推高,避免银行追债。
我认为这理由“相当牵强”。因为在金融风暴之后,大股东借钱融资股票,以保持他们的股权百分比的现象,据我所知已大为减少。
在1997亚洲金融风暴之前,股市旺盛,附加股的售价,往往只等于市价的一半,借钱认购附加股,新股一到手,就赚了一倍,因此是很合算的事。
金融风暴期间,股价纷纷跌至附加股售价之下,借钱认购附加股的大股东,都被银行逼仓,贱价抛售他们的股票,以收回贷款,许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都因此陷入困境,甚至因此失去了公司的控制权。
一朝被蛇咬,终身怕井绳。
现在的大股东,在融资方面已更加保守。借钱购股或认购附加股的,相信已不多。
因此,在年终银行结账时,已没有必要推高股价,以保持其抵押品价值。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谁会推高股价?为什么要在新年前这样做?
如果说不出一个理由,那么,那些认为新年涨潮会出现的人,是在投机。
投机如赌不需理由
投机如赌,根本不需要理由。
另一个股友最常猜测的是:大选到来,股市必起?
为什么会起?
最常听到的理由是:某某政党会推高股价,以筹募竞选基金。
另一个理由是:股市如果暴跌,会影响股民的情绪,使执政党失去选票。
所以,股市中人说:大选期间,股市不可能崩溃。
如果这个理由能成立的话,我替投资者悲哀,因为他们仍旧摆脱不了情绪的支配。
感情用事招来失败
感情用事,失败是必然的后果。
如果股市崩溃会影响选民的投票决定的话,我对我国的前途感到担忧,因为我国已独立了五十年,早已过了“不惑”之年,
但选民的政治意识,还是停留在幼稚园的阶段。
在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国民政治见识肤浅,其前途令人担忧。
但我相信,经过了五十年的民主洗礼,我国选民已成熟了,他们会判断怎样的政府才能为国为民服务,怎样素质的候选人才值得他们支持,他们将选票投给哪个党?哪个候选人?早已心里有数。
股市起落不会影响选民的决定。
那么,我们要怎样看待股市和新年或大选的关系呢?
首先,我们一定要知道,从长期来看:公司的盈利,是影响股价的最重要因素。
那么,让我们问一问:新年或大选,会不会影响公司的盈利?
答案是:只有极少数的公司,例如消费品公司,在新年期间多做点生意,多赚点钱,但新年过后,生意淡下来,盈利会减少,如以两季计算,实际上无增减。
至于大选,政府也许会派一些糖果,但通常不会宣布重大的决策,以免引起争议。
所以,大选对企业的盈利不会有影响。
既然如此,则新年和大选对股票价格,不应该有影响。
即使有,也是微不足道,不值得投资者去冒险。
投资者,尤其是广大的散户,要在股市赚钱,一定要成熟,不要受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所影响。
除非散户的见识不断增长,除非散户成为成熟的投资者,否则散户不可能在股市赚钱。
十五的月亮圆又圆。
圆月由东方冉冉升起,大地笼罩在柔和的月光里。
大地的花儿,把长长的影子,投印在泥土上。
於是,泥地上展现了斑剥的、黝黑的图案。
皓月缓缓爬升,花影跟着移动,亦步亦趋,慢慢地缩短了身躯。
皓月升至中天时,花影跟树根,拥抱在一起,难分难解。
这就是“月移花影动”。
然而,影子会被黑暗吞没。
鲁迅在“影的告别”中说:“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
然而,只要代表公司业绩的月亮存在,代表股价的花影是不会消失的。
不但不会消失,而且一定会跟着月亮移动。
月亮与花影,是形影相随,股价与业绩如影随形。
花影的移动步伐,跟月亮的上升速度,永远是一致的,绝对不会有先后。
在股市中,只要公司的盈利持续不断上升,股价肯定会涨。就好像花影肯定会跟着月亮移动一样。
不过,步伐有时不一致。
盈利上升了,但股价纹风不动,这种情形经常出现。
盈利下跌了,股价不受影响,这种情形屡见不鲜。
但是,这种反常现象,只属短期,长期来说,盈利表现,必然在股价上反映出来。
人为的操纵,股市的起伏,甚至是投资群众心理的反射,都会使股价与盈利,在短期内脱节。
然而,长期来说,股价必然跟随盈利,就好像花影必然跟随月亮移动那样的肯定。
任何外在的、人为的力道,都无法使股价与盈利脱节。
即使短期背道而驰,最终必然合而为一,以同一步伐进退。
“云破月来花弄影”,风和云,都可能弄乱花影,使花影变了形,实际上,却无法改变花影随月移动的轨道。
股价一定跟随盈利而变动,就好像月亮由东方升起,向西方沉落一样的肯定。
然而在短期内,何以股价与盈利表现脱节?
投资者的信任程度是主因。信任性受以下因素影响。
散户与其耗费精神去猜测股价动向,倒不如把精神花在公司的研究上。
只要能找出盈利持续不断上升的公司,以合理的价格买进其股票,长期持有,你的“身家”自然与日俱增。
这种投资法,使你身心舒泰,有助於延年益寿。
你又何必到处找“贴士”,听信谣言,在股市中抢进杀出?弄到自己焦头烂额,家里鸡犬不宁,说不定还会折损寿命,何苦来?
我一向主张长期投资。
无论是股票或房地产投资,都是如此。
由于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这个主张,于是,我常常被问及两个这样的问题。
⑴只要长期投资,就一定能赚钱吗?
⑵你所指的“长期投资”到底是多长?有没有一个期限?
这两个问题,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是互为表里。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还得返璞归真,回到“股票是什么”这个基本的问题上。
购买股票,就是购买公司的股份,参股做生意,是不是只要长期收藏股份,就一定能赚钱?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生意有赚有亏。
如果你参股的公司,生意越做越大,赚钱一年比一年多,你每年所分得的红利(股息),越来越多,股份(股票)就越来越值钱。
你收藏得越久,赚得就越多。
相反的,如果公司生意日走下坡,公司年年亏蚀,你的股份的价值越来越低,最后变成一张废纸。
收藏亏蚀公司的股票,收得越久,亏得越多。
所以,长期投资能不能赚钱,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表现。
以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为例,大众银行在1967年4月6日上市,该年的股价最高做1。24令吉,最低0。84令吉。
假设你以每股1令吉买进1千股,投资额为1千令吉。
买进以后,不管股价起落,就坚持不卖。
40年后的今天,在收取十二次红股和认购五次附加股之后,你手头一共拥有129,722股大众银行。
以今天(1月25日)11。20令吉的股价计算,价值145万令吉,总共增值1千450倍(每1令吉变1千450令吉)。
历年所收到的丰厚股息尚不计算在内。
你现在退休了。
大众银行最近的财务年每股派息75仙(包括3月10日派发的50仙在内)。
你拥有的129,722股,将会得到9万7千292令吉的股息。
40年前投资1千令吉,现在每个月平均有8千107令吉的收入(未扣税),退休后生活无忧。
再举一个例子,星狮集团(F&N,3689,主板消费股)在2003年时的股价,在3令吉左右,徘徊了几个月。
假如你以每股3令吉买进1千股,投资额为3千令吉。以现在8令吉的股价计算,你在股价上赚了5千令吉,或是167%。
在5年来,你一共收到1千419令吉的股息(已扣税),股息回酬为47%。
股票增值加股息收入,共赚214%,或平均每年回酬为43%。
星狮一向被认为是沉闷的股票,然而耐心的投资者却在沉闷中,取得比银行定期存款利息高十倍的回酬,
这两家上市公司,由于盈利年年增加,股东收藏股票越久,赚得越多。
但是,翻开马新股市40年的历史,你会发现,许多上市公司已从股市消失了。
因为这些公司连年亏蚀,最后股票变成一张废纸。
购买这类公司的股票,持票越久,亏蚀越多,最后是一无所有。
所以,长期投资赚不赚钱,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表现。
我们有时会听到一些这样的论调:“只要长期收藏,不怕股价不起。”
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如果公司连年亏蚀,你无论收藏多久,也无法赚钱。
只有收藏有成长潜能的股票,才能赚钱。
以长期投资的态度买进,以短期操作的方式管理投资组合,才是明智之举。
长期投资,可赚可亏。
长期投机,必亏无疑。
七件事为:油、盐、柴、米、酱、醋、茶。
当然,时代不同了。现在的人,少吃油、盐、糖,因为不利健康,不再烧柴,代之以煤气或电流。人口不断增加,但白米销
量走下坡,反映了人们少吃米了,代之以杂粮。酱油还是常用的,但吃醋的人似乎越来越多,听说是有助于消化的原故。
是的,开门七件事因时代不同而有了改变。
国家行业管理
在投资上,也有“开门三件事”这回事,这三件事却恒久不变。凡是做投资的,在投入资金之前,都应先考虑这三件事,然
后才敲定投资方案。这三件事就是国家、行业和管理。
无论是在本国或外国投资设厂,或是开发房地产,或从事股票投资,都必须先考虑这三个项目,才作出决定。
回避风险,或减低风险,是投资首先考虑的问题。
这三件事,是三个大前提,如果三件都过关,则风险可望减少。
我在报界退休后,曾受聘于一家上市公司为高级总经理。我的主要职责是在一些指定的国家,寻找投资机会及谈判生意。这
三件事是我的投资指南。
国际投资,兹事体大,姑且不谈。
我把这三件事移用到股票投资上,我发现也是挺管用的。
首先是国家。
上市公司多数是大企业。大企业有如一艘大油轮,在改变航道时,必须徐徐拐弯,如果骤然改道,可能倾覆。
巨大的投资一旦投入,就很难抽离。所以在投入之前,必须作出谨慎的考量。
而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投资于哪些国家。
国家惟有在稳定中才能发展,发展带来商机。
中国致力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个国家要有稳定的政府,才会有稳定的、有持续性的政策。
跨国股票投资已日益普遍。
不少大马人拥有新加坡、香港、泰国、英国、美国上市公司的股票。
例如,不少大马人是汇丰银行的股东。
在作国际投资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稳定。
第二个要考虑的因素是行业。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一个行业成长潜能欠佳,有关行业的公司难有作为。
如果有关行业竞争过于激烈,或是面对外来的倾销,公司也很难有良好的表现。
例如大马的制衣业,在中国服装的廉价倾销下,很难赚取可观的利润。
大马的家私业,为国家赚取庞大的外汇,但是,大部分上市家具公司,都被削价战压得喘不过气来。
买股票要选对行业
在通货膨胀下,百物腾贵。但电器售价一直下跌,电器制造公司难以取得可观盈利,是意料中事。
成衣业、家具业、电器业的上市公司股票,即使在牛市中也没有作为,本益比再低也没人要,原因在此。
所以,买股票要选对行业。
成长行业中的成长股,成为上选。
第三个在买股之前要考虑的因素,是公司的管理素质。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上市公司频频出现假账,导致有关公司的股价大跌,投资者蒙受惨重亏蚀,可以引为殷鉴。
散户都是局外人,对公司的业务进展,永远是后知后觉。如果所托非人,公司被掏空了,散户还被蒙在鼓里。
每一个人,在年青时,都应有“防老”意识。
最好是一开始工作时,就作好“防老”规划。
防老规划不影响生活素质
“防老”规划,必须以不影响青、中年时期的生活素质为原则。
以牺牲青、中年时期的生活素质,换取晚年生活的保障,不值得。
现在过得不好,将来过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
晚年要过好日子,其实,不必付出现在过苦日子的代价。
先“苦”后“甜”是落后的想法。
只要有恒心,方向正确,“防老”可以很轻松。
请注意“恒心”和“方向”。
“恒心”是化梦想为现实的纪律精神。
“方向”是化梦想为现实的道路。
有恒心,方向错误,事倍功半。
有恒心,方向正确,事半功倍。
走错方向,空有恒心,难以达到目的地——“财务独立”。
有恒心,方向正确,走起来轻松愉快,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防老规划的目标是“财务独立”。
实现“财务独立”只能智取,不能力併。
“力併”是拼命节省,拼命储蓄。
“智取”是“不劳而获”赚钱法。
请不要误会,以为我反对储蓄。
我只是反对通过拼命节省过苦哈哈日子的储蓄方式。
储蓄是累积原始资本的必须步骤。
请你由工作时开始,每个月从你的薪金中拨出百份之二十,存入银行户口,只化掉剩下的百份之八十。
先储蓄,再化钱,绝不妥协。
储蓄到一个数目,就投资。
这个“数目”,可大可小。
我的原则是,银行中只能存有足够三个月生活费的钱,超过此数必须拿去投资。
切勿将大笔的钱,长期存放银行。
最近跟一名退休银行家喝拉茶聊天。
他对我说:“长期把大笔款项存在银行中,笨!”
此话出自退休银行家之口,实不寻常。
问题是“投资什么?”。
投资于使你“不劳而获”的项目。
是的,要懂得“不劳而获”,才能做到“财务独立”。
假如你在三十年前,在吉隆坡的孟沙区,以一万令吉,买进一间单层排屋,现在价值四十万令吉,你赚了三十九万令吉。
你付出了多少“劳”力,来赚这三十九万令吉?
没有,你根本没有付出“劳”力。
这就叫“不劳而获”赚钱法。
是谁替你赚这三十九万令吉?
答案是“通货膨胀”。
一提到通货膨胀,大家都谈虎色变。
通胀猛于虎也!
但是,通胀却是投资的好朋友。
在通胀之下,你“不劳而获”,轻轻松松赚个盘满钵满。
受苦的是下层阶级。
投资于房地产如此,投资于股票亦然。
一万股云顶现值数百万
假如你在三十多年前,以一万多令吉买进一万股云顶,从来不卖,现在价值数百万令吉。
这数百万令吉的进账,是“不劳而获”的。
这“不劳而获”,是来自云顶盈利的持续成长。
“成长”是关键所在。
现在你对“防老”规划,应该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了。
第一、在不影响生活素质下,定期储蓄。
第二、储蓄到一个数目(由数百至数千令吉),立刻投资,股票是一个很好的对象,因为可大可小。
第三、只投资于有成长潜能的项目。
第四、长期持有。
第五、切勿停留在储蓄阶段。
不懂得什么项目(股票)有成长潜能?
马上着手研究吧。
钱是要靠你自己去赚的。
别人没有替你赚钱的义务。
你的人生,由你自己负责。
十年前游加拿大,在温哥华一家香港人的餐馆,看到这样的一幅字,印象深刻,至今不忘。
餐馆老板,显然是发现顾客中,几乎都是父母带儿女来用餐,儿女带父母来的,绝无仅有。有所感触,在竹片上刻了这四句
话,挂在墙壁上。
在一个宴会上,听到一个这样的笑话:
祖孙三代,上餐馆用餐。
老父发现儿子不断夹菜给孙子,不夹给他,心里愤愤不平,瞪了儿子一眼。
儿子发现老父眼色有异,就对老父说:“看什么?不甘心,就夹给你儿子好了。”
两件小事说明一种现象
虽是笑话,却笑中有泪。
这两件小事,说明了一种现象,做父母的,对下一代,总是照顾到无微不至。
而下一代,能为父母着想的,却不多见。
难怪一名老律师,在办理财产割名手续时,总是劝告年迈的父母,“有生之年,切勿将财产,悉数割名给儿女”。
将全部财产割名给儿女之后,儿女弃老人如遗屐,或是将他们像皮球般,在儿女之间,踢来踢去,这种情况,他看得多了,
才向来办手续的父母发出这样的劝告。
现在发展中国家的老人,处境最尴尬。
国家不会养他们,社会没有责任养他们,儿女未必养他们。
所以,他们多数晚景凄凉。
我这番话,不是说给老人听,而是说给年轻父母听的。
对处境可怜的老人说这些话,除了增加他们的愤懑与感慨之外,还能起什么作用呢?
养儿防老不可靠
年轻的父母们,应以无人赡养的老人,为前车之鉴。知道“养儿防老”已不可靠,可未雨绸缪。
尽心尽力,培养儿女,无可厚非,但与此同时,也应为自己的晚年着想,早作准备。
这样做,在积极方面,是退休后自己能从心所欲,过理想的晚年生活。消极方面,也使你们不至成为儿女的负累。
说实在的,儿女初入社会,收入有限,生活负担沉重,也够辛苦,赡养父母,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情可悯。
既然防老不能靠别人,那只能靠自己。
靠自己,要学习“不劳而获”的方法。
如何“不劳而获”,下周分解。
一般散户最常犯的毛病,是草率从事。
一听到“消息”,就不暇思索,马上出击。由於担心错过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他迫不及待地,把资本一股脑儿倾注在一只
股票上,希望一击中的,赚个满堂红。
散户从来没有去想过,被炒家相中的,都是劣股。炒家对蓝筹股没兴趣。对蓝筹股,炒家是没有兴趣的。
炒家在炒作之前,多数会得到大股东的合作。蓝筹股的大股东通常不愿意跟他们合作。蓝筹股的大股东,也从来不去炒作自
己的股票。
因为蓝筹股的大股东,都是正派商人,不会去炒高他们的股票。
无论股价涨得多高,他们都不会脱售他们的股票,以免失去控制权。
他们所争取的,是长期的增值,不是短期的利益。这是他们的事业。
事业是要交给下一代的,就好像丹斯里李莱生把吉隆甲洞交给三个儿子,丹斯里林梧桐把云顶交给儿子丹斯里林国泰,丹斯
里骆文秀把东方实业交给女儿拿督骆清燕;丹斯里李深静的儿子拿督李耀祖、丹斯里杨忠礼的儿子丹斯里杨肃斌,肯定将继
承IOI和杨忠礼机构。
这不但是他们个人的事业,也是家族的事业。他们怎会轻易脱售呢?既然不会脱售,何必去炒高股价?
况且只要业绩继续上升,股价必然随之,何必去炒?
每一个人做一件事,都有一个动机,既然炒高股价,也不会脱售股权,对他没有什么好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又为什么要
跟炒家合作?所以,好股没人炒,因为没有这个必要。
被炒起的多数是劣股。劣股的大股东,没有把握靠改善业绩来使他们的股份(票)增值,只好靠“炒”来谋利。
人为的操纵,可以将股价推高,由于没有实际价值的支撑,在炒家撤退之后,股价必然回跌至未起前的水平,甚至更低。
被炒高的股票,在回跌至原来的低水平后,往往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法回升至其巅峰价。
炒家不会去炒第二轮因为没有人会去炒第二轮。这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重施故技,再炒一轮的话,所有在第一轮中被套牢的散户,都会乘机脱身,届时被套牢的可能是炒家。
炒家不会为散户制造脱身的机会。
散户资金被困,翻身遥遥无期,是散户的噩梦。那么,散户要怎样才能抗拒贪念,不落入炒股的圈套?
要做到这一点,散户必须牢牢地记住:财富不能无中生有。没有实际价值的东西,不可能长期存在。
没有价值的股票被炒高,好比是用肥皂水吹出来的泡泡儿。
泡泡儿在阳光中,色彩鲜艳,但是,正如“心经”中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彩色的后面,空无一物。
打工仔炒股70%赔本
写到这里,刚好读到南洋商报一则国际电讯:在过去两年中,中国股市火红,指数翻了数番,但打工仔炒股,70巴仙赔本。
大牛市中尚且赔本,则在熊市中岂不亏得更惨?
大马的散户也好不到那里去。散户人人希望买到有人炒作的股票。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计算在1千1百家上市公司中,有多少家被炒作?相信不到10家。
你能猜到被炒作股票的机会,跟中千字票不相上下。
你有那么幸运吗?绝大部份股票,都是因为业绩改善而上升的。
勤做功课赚钱机会高勤做功课,买进业绩标青的股票,长期持有,赚钱的机会比猜中那只股票会被炒起,高出百倍。
既然猜中的机会那么低,你又何必白费心机去猜呢?摒弃投机,买五星级股票,长期持有,绝不会错!
祝2008年好运!
对2008年的股市,我是乐观的。让我们从三个角度来观察:
(一)从宏观经济看:世界经济:基本上还是稳定的。
美国的轻微衰退是软着陆。次级房贷将在2008年中逐步淡化。
石油价格可能已到顶。当产量增加时,可能回跌。全球利息仍偏低。
大马经济:保持稳健成长,利息仍偏低,游资仍充沛,第九大马计划将为经济注入活力。
(二)从投资心理看:除了中国股民外,其他股市投资者,基本上还是理智的,并无盲目追逐的迹象。
股民借贷过高,是任何股市崩溃的主因。目前大马股民,量力而为,而且步步为营,并无过份投资的现象。
语云:上帝要毁灭时,必先使人疯狂。
大马股民并未疯狂,没有理由会倒塌。
(三)从基本面看:大马股价还是相当合理,并无估值过高的现象。
周息率仍可观
综合指数股项本益比仅为14倍,全股项的本益比约为17倍。还是合理的。
周息率仍可观,目前还可以找到毛周息率(D/Y)高达8%以上的股项,例如马国民再保险(MNRB)的周息率为9。5%。2008年大部份公司盈利都可望提高。
故从宏观,从投资心理及从基本面看,都对股市有利,我预料股市会保持稳健上升。
2008年的投资股项。我看好消费股、银行股和种植股,消费股的首选为星狮(F&N)。
银行股可考虑安联金融集团(AFG)、丰隆银行(HLB)或丰隆金融集团(HLFG)、大众银行(PBB)和马来亚银行(MAYBANK)。
种植股仍有上升余地。棕油价将保持高价,目前已突破每公吨三千令吉。
种植股分高、中、低价股。高价股中看好峇都加湾,2008年每股净利可达9角至1令吉。本益比仅12倍上下,比其他蓝筹种植股低一半。
峇都加湾是以较低成本投资吉隆甲洞的理想媒介。每股峇都加湾拥有1。15股吉隆甲洞。
中价股中看好贸易风种植(TWSPLT),在跟南柔种植合併后,业务整合受到一些阻力,再加上低价卖出棕油期货至2007年年中,使该公司在此轮棕油大涨中未受惠。
别的种植股盈利倍增时,该公司却表现奇差。
现在整合难题已解决,期货合约已届满,该公司将在2008年中有突出的表现,最近一季每股净赚8。4分只是一个开始。
一家外国研究机构预测该公司2008年每股净赚47仙,以目前3。50令吉的股价,本益比仅7。4倍。
低价股中看好捷博(CEPAT)。该公司以1千125万脱售2千英亩空地后,将完全没有负债。而盈利源源而来,财务稳固。
2008年预算每股净赚20仙,以目前1。35令吉的股价,本益比为6。75倍。
须坚持只买好股在2008年中,投资者应坚持只买基本面强劲,盈利有成长潜能,而周息率可观的股票。
若能如此,则股市在2008年中即使出现预想不到的变化,亦能安渡难关。
股市不可预测,即使是理由具足,也可能出现“意外”。故投资者必须坚持只买好股,并作长期投资打算以防“万一”。切勿投机取巧,冒不必要的风险。
“稳扎稳打”
“保本至上”。
投资者应永远奉此为座佑铭